ERP會被即時通訊替代嗎?
用友最近有點“急”了。堂堂的上市公司,“撒出”各路人馬,總裁、副總裁、總監、副總監四處登臺演講,對ERP市場“普及期”紛紛“布道”。
在用友軟件如此“下力”的背后,是另一則景象:用友的財務報告顯示,2004年度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了7.3;金蝶年報顯示,2004年度凈利潤同比下滑7。
造成此結局的最根本原因是:ERP變革的思想基礎,和當代社會實踐脫節,以用友為代表的ERP產業,并沒有從市場需求的角度,和“當代企業文化的變革”角度,去關注這一問題。王文京甚至還預期在未來7至10年里,中國會成為全球ERP市場的主導。
今天,企業“信息化”市場需求依然存在,國產ERP在國內市場也成為主導,市場份額超過一些西方公司,但能說明什么問題?也許有人認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ERP在中國應該有一個翻身的機會吧?
但中國的市場現實是,中國企業力量分散,中小企業重復建設。過分的市場競爭,中國市場沒有形成合理的“企業兼并機制”,企業規模過小數量眾多,極具破壞性的價格戰成了行業競爭的主導形式。不久前政府軟件采購結果,國產軟件“贏得市場份額,卻丟了市場利潤”,就是很好的例證。
那么在不久的將來,誰是ERP的掘墓人呢?無疑,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筆者認為,不是協同軟件,而是即時通訊。
2001年協同軟件誕生后,經歷3年多的發展,協同軟件已具備和ERP軟件分庭抗爭的實力。據Gartner數據分析:從2003年開始,全球協同軟件已成為軟件采購的最大熱點,位居信息化應用軟件首選。到2005年全球營業額將達到500億美元,到2006年市場規模將超過ERP軟件。
協同軟件以其工作流管理、項目管理等等;各種通信軟件,如E-Mail、即時通信、VoIP等新的技術優勢,達到現代企業靈活多變的要求,最終實現團隊協作”為目標。從中國目前現有的中小企業來看,這種靈活多變的機制,恰好符合當前的市場需求。
但在網絡化生存的時代,ERP軟件廠商最大的威脅,不是來自競爭對手協同軟件,而是網絡化的即時通訊。從即時通訊應用的情況看,目前許多中小企業的業務人員,利用QQ、MSN等即時通訊軟件,進行業務溝通和業務聯絡,甚至在“音頻”和“視頻”的輔助下,更加人性化地完成以往電話、傳真、電子郵件所完成的工作。
在ERP市場上,以“協達”和“迅達”為代表的廠商,敢于以“白菜價”對ERP進行“大甩賣”,本并沒有違反市場規律,正是看到了即時通訊”的市場威脅。即時通訊是建立在Web基礎上的“網絡協同”,它的許多設計,也是來自于“網絡協同”的理念。
即時通訊融合了Express、Outlook等軟件功能,同時在視頻、音頻、圖表、文本文件的傳輸方面,早已經具備了ERP和協同軟件的傳輸功能。
即時通訊尤其在P2P,“一點對多點”的Broadcast廣播功能;在視頻和音頻傳輸方面,只要有足夠的帶寬支持,就可以實現基于Web的視頻會議;隨著無線網絡的發展,即時通訊已經把無線技術融合進來,QQ和手機間的短信聯絡,已經得到了普遍的應用。
從網絡資源建設和設備提供的角度看,ERP只能是農家小院兒里的一口水井;協同軟件在有線和無線之間實現溝通,也只是使“個體戶”在電信網絡的集市上,從個人的角度上租用了一個攤位。
而全面建立Web的基礎之上的即時通訊,將以公共資源的形式向網絡用戶提供設施。即時通訊和電信服務,于是就轉變成一種社會性服務,大大降低了中國目前中小企業信息化的成本。
中小企業在進行信息化建設時,完全沒有必要進行復雜的網絡改造,更不用花費大量的金錢完成從“咨詢”到“上線”等復雜的ERP工程,成功地降低了管理風險,同時也節省下大量成本。
目前ERP建設方面存在的“信息孤島”和“網絡安全”問題,在即時通訊解決方案中隨著復雜問題簡單化的處理方式,都會順理成章地得到完美的解決。
屆時,企業只要申請一個“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