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板簧剛度測試計算機數據采集系統
摘要:介紹了汽車板簧剛度測試中所采用的一種計算機數據采集系統,提出了一種廉價實現高精度高效率連續數據采集的方法。采用力和位移傳感器、A/D轉換器、通用計算機和相應的辦公自動化軟件MicrosoftExcel,實現汽車板簧剛度連續測試,數據自動化采集和處理,提高了測試精度和工作效率。
關鍵詞:板簧剛度采集系統
1引言
在汽車結構中有很多彈性元件,汽車鋼板彈簧是汽車懸架系統中最大的承載彈性元件。因此,其載荷(力)與變形(直線位移)之間的關系——剛度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考核指標。在實際應用中,涉及頻度比較高的是靜剛度。在汽車板簧的生產過程中,材料、工藝變化,都必須進行板簧的性能檢測。
一般物體的剛度是非線形的,載荷變形形成遲滯回線,回線所包圍的面積即為物體由加載到卸載所消耗的能量。用簡單的一個比數來表達物體的剛度是線性處理的結果是不確切的。但有的物體剛度接近線形,所以常用靜剛度代替和表述復雜的力學機理。靜剛度是物體在力的作用下發生變形,力與相應變形之間比即為物體的靜剛度,K=△P/△f,其中△P為力變化值,單位N;△f為位移變化值,單位mm。所以在板簧的剛度測試中,我們采用全程連續數據采集法,可以準確直觀地反映板簧剛度的實際情況。
由于一般板簧的剛度變化是接近于線性變化,我們可以以靜剛度來表示其彈性特征。而在非線性板簧中的剛度,也可簡化成幾段直線段來處理。
剛度的測量主要是采集力值與位移值數據。通常板簧傳統的靜剛度測試方法是沿用逐點測量、讀數的測量方法。應用標準液壓式(或機械式)壓力試驗機加載,板簧運行到相應的檢測點位置上,其載荷由試驗機度量盤指示,變形的位移值通過標尺指示,由人工讀數的辦法記錄該點的載荷、位移值,然后通過手工計算得到板簧的剛度值。該方法的缺點是,測試精度較差,工作量大,效率低,無法得到連續的剛度曲線,可能導致試驗結果的重大偏差。而且該類機器滿量程較大,測試小載荷板簧時,誤差很大。所以如在板簧剛度試驗中采用計算機全程連續數據采集、軟件分析的方法,可以方便地解決該問題。
2系統原理
試驗前,將力與位移傳感器安裝在標準液壓式(或機械式)壓力試驗機上,并與計算機連接。板簧按裝車狀態裝夾到位。預加載三次,消除殘余應力、偶然誤差的影響。打開計算機專用的數據采集軟件,設置好參數(切換到所用的傳感器標定系數等),儀器進行自檢程序無錯后,開始加、卸載測試,數據采集開始。
測試過程中力與位移傳感器的二路信號通過接口卡,經過放大器、A/D轉換器,由專用的數據采集軟件進行采集,力與位移曲線在線顯示到計算機屏幕上。到達設定的最大載荷點后,開始卸載,重復采集過程。
同時該數據由專用數據格式存入MicrosoftExcel工作簿。加、卸載測試完畢,關閉應用采集程序,進入MicrosoftExcel程序,將保存的數據讀入到MicrosoftExcel程序中,調入圖表功能,以X、Y散點圖繪制板簧加、卸載完整的載荷—變形曲線(剛度曲線)(X:位移值/f、Y:力值/P)。在圖表中使用趨勢線,數據擬合,回歸分析得到二次方程代數式,其中,斜率即是板簧的剛度值。如是多級剛度板簧,取每一直線段回歸分析,可以得出板簧該段的剛度值。雖然有人認為這樣操作太煩瑣,但是,MicrosoftExcel軟件應用普及,圖表功能中趨勢線分析形式較靈活,完全能勝任剛度曲線的分析工作,所以沒有必要自己編制分析軟件。
該程序最大采集點數量可以達到500點。并可以在板簧運行過程中采集任意一指定檢測位置點上的數據,并計算其剛度值。如遇到多級剛度板簧,可以分段計算出各段剛度值。
3系統硬件
該系統由傳感器、數據采集控制裝置、計算機和采集、分析軟件四部份組成。
傳感器:位移、力傳感器。
數據采集控制裝置:采集測試核心,具有傳感器的放大器、A/D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