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導論
【論文摘要】本文給出時代變的遷兩個特征信息,并證明了一個公式:人(乃至于人類社會一切活動)=能量變換+信息變換。根據這一公式,我們發現人類社會可以劃分為三個時代:人力時代、機械時代,和目前已經開始的自動化時代。現在自動化科技正在把工人和農民同時改造為知識分子,推動人類社會步入共產主義社會。
20世紀科學技術迅速發展,涌現出眾多的新興科學技術分支:如控制論和自動化技術;計算機和信息論;激光技術和光導纖維;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工程;核子學和原子能工程;宇航科技等等。它們匯集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急劇地改變著人類的勞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使社會各方面產生深刻的變化,它不僅沖擊著生產第一線的工人和農民,而且沖擊著企業、事業、政府機關,甚至家庭主婦。這些變革來得如此之快,致使對社會現象最為敏感的社會學家也感到愕然。
究竟這個社會將向何處去?
1978年法國內政部長米歇爾×波尼亞托夫斯基發表一本著作,他說未來社會既不是資本主義,也不是共產主義,而是他這本書的書名《變幻莫測的未來世界》;
1980年,美國社會學家阿爾溫.托夫勒發表了《第三次浪潮》。他認為人類社會經歷三次浪潮:第一次農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現在人類開始了第三次浪潮。但是這次浪潮具體表現形態是什么呢?他說當一個社會被眾多的巨大變革所沖擊,而沒有哪一個顯出優勢時,對未來的信念就被“弄得支離破碎”,“對變革的意義就難以辨別與選擇”;
1982年,又一個美國社會學家約翰.奈斯比特出版《大趨勢--改變我們生活的十個新方向》,簡稱十大趨勢。他認為現在社會正“從工業社會轉向信息社會”。此后,信息社會就成為最流行的一種說法。還有科技社會,后工業化社會,知識經濟社會,新的技術革命等等。流行的不一定就是真理,真理最終會流行起來,不過,這需要等待。
一、時代變遷的特征信息
怎樣判別一個時代是否處于變遷時期?這需要一個標準。我們稱它為時代變遷的特征信息。縱觀整個人類發展史,我們看到任何一個時代的變遷都有兩個特征:
1、出現了大量的勞動力轉移;
2、存在一組推動這種大轉移的科技群落集,或者叫做吸引子。
我們知道歷史上已經完成了兩次勞動力大轉移。第一次依靠農業技術把牧民逐步改造成為農民,在那個時代,農業技術成為一切科學技術的群落集。不論是生物學、天文學、水力學、數學,還是火的發現,都被用來發展農業生產,才能完成第一次勞動力大轉移。
1784年,蒸汽機出現之后,工業技術成為那一時代一切科學技術的群落集,幾乎所有科技成就都被用來生產商品,才能把農民一批又一批地改造成為工人,經歷三百多年,完成了第二次勞動力大轉移。
現在人類開始了第三次勞動力大轉移,其標志是1956年美國第一次出現了白領多于藍領工人,現在已有20多個國家出現這種情況。據統計,1980年,美國第一產業勞動力僅占總勞動力的3.4,第二產業29.5,第三產業卻占64。這意味著,少數人直接從事物質生產,可以養活多數人。現在人們正在利用自動化科學與技術把工人、農民改造成為知識分子,物質生產將逐步轉交給自動機去完成,人類自身主要從事知識生產、科技創造,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未來社會叫做知識經濟社會也是可以的。
二、自動化社會
為什么說自動化科技是這次勞動力大轉移的唯一一組科學技術的群落集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社會是什么?
社會是人的組合。
人又是什么?
人等于能量變換加上信息變換,除此之外,別無它物。
我們說一個人具有活動能力,意味著他具有能量(機械能、熱能和各種電磁能量等)輸出的功能。能量總是守恒的,人體的能量輸出源自他吃進去的各種食物¾¾生物能,從這個意義上來看,人也是一部“機器”--能量變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