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關系管理(CRM)應用立體化
客戶關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簡稱CRM)是一種整合以客戶為核心的企業營運及管理策略,運用各種與客戶相關的互動、通路、商業分析以及企業流程的整體再造,達到進階的客戶管理來創造更高的營運績效。此流程通過與客戶的全方位接觸,分析市場上各種影響客戶消費行為的變量,以量化數據為基礎,來達到營銷自動化、銷售自動化、客戶服務自動化的目的。
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與企業對了解客戶的重視,尤其是在金融業銷售動力逐漸加速的推動下,國內CRM開始再次受到市場的關注,而且其技術有逐漸回暖并日趨成熟的現象。企業導入CRM的應用系統,是逐漸將單功能模塊的導入,轉為整合多種單功能模塊并進行分析,進而得出商業決策的應用系統。可幫助企業運用CRM所分析出的信息擬定正確的經營管理策略及市場營銷策略參考方案。
CRM的技術與應用層次多元化。若從應用范疇來看,大致可分為通路型、操作型和分析型等三大類CRM系統。
通路型CRM(ChannelCRM)
通路型CRM整合企業與客戶互動的渠道,如CallCenter(客服中心)、入口網站、電子郵件、自動語音系統等,其目的是提升企業與客戶的溝通能力,強化服務質量與時效性。
操作型CRM(OperationalCRM)
操作型CRM主要是通過業務流程的制定與管理,借助IT技術,讓企業在進行銷售、營銷和服務時,得以最佳方法取得最佳效果。
例如:銷售自動化﹙SalesForceAutomation﹚、營銷自動化﹙MarketingAutomation﹚與客戶服務﹙CustomerServices﹚等應用系統,皆是屬于操作型CRM的范圍。
分析型CRM(AnalyticalCRM)
分析型CRM從ERP、SCM等系統,以及操作型CRM、通路型CRM等不同渠道收集各種與客戶接觸的資料,經過匯總、整理等數據處理,通過線上分析(OLAP)、DataMining等商業智能(BI)的技術,幫助企業全面的了解客戶的分類、行為、滿意度、需求等信息,以得出具有商業價值的分析資料。
根據IDC全球性調查發現,經過整合的客戶關系管理策略不僅能提高銷售收入,還能降低營銷與服務成本。如果企業整合了營銷、客戶服務、銷售和營運等功能,并采用客戶關系管理策略,則這些企業的客戶滿意度就會大幅度提高。
CIO在評估是否要導入CRM的同時,必須先有明確的CRM總體策略目標,有了明確的總體策略目標之后,再推導出達成策略目標的「關鍵成功因素」與「衡量指針來思考」,是要一次導入,還是要分階段來完成。階段性導入的缺點是會產生較多系統間的整合問題。不管是一次導入或分階段完成,系統之間的整合問題都會是CIO在導入CRM時將會遇到的挑戰。
營運策略分析與執行前評估是整合成功的首要條件。從企業的營運模式中,找出最適合企業型態的業務流程。有清楚可行的策略、將愿景轉換為可執行的預期計劃、評估效益與績效等是執行CRM前應評估的項目。
借助整合CRM、企業資源規劃(ERP)和全球供應鏈系統等資料的方式,CRM產業將日趨成熟,企業也將繼續從中獲益。此外,企業和政府也將充分利用各項解決方案,包括商業智能(BI)分析工具、嚴謹的指針測量技術(benchmarking),以及VOIP和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等新技術,這些進步將促使CRM計劃給企業帶來正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