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成型模具的設計
注射成型模具的設計
一、 模具設計要點及與注射機的關系。
<一>模具設計要點:
<1>熔體的流動情況:流動陰力,速度,引程,重新融合,排氣。
<2>熔體冷卻收縮與補縮。
<3>模具的冷卻與加熱。
<4>模具的相關尺寸與注射機關系。
<5>模具的總體結構與零部件的結構,考慮模具安裝與加工強度,精度。
<二>模具與注塑機的關系:
注塑機的技術規范:類型,最大注射量,最大注射壓力,最大鎖模力、最大成型面積、最大最小模厚、最大開模引程、定注孔尺寸、嘴噴的球面半徑、注射機動模板的頂出孔、機床模板安裝螺釘孔或丁字槽的位置與尺寸。
1、 類型: 臥式、立式、 直角式。
2、 最大注射量的選擇。
注射機一次注射聚本乙烯的最大熔料的重量或容積的量為注射機公稱注射量。
塑件十澆注流的總量=0.8 公稱注射量
3、 注射面積核定。
最大注射面積指模具分型面上 允許的塑件最大投影面積. 作用于該面積上的型腔總壓力小于注射機允許的鎖模力,否則會產出溢料。
4、 注射機引程與模具的關系。
Hmin ≤ H ≤ Hmax Hmax = Hmin + L
其中 H--模具的閉合高度
Hmin--注射機最小閉合高度
Hmax--注射機最大閉合高度
L--螺桿可調長度
S ≥H1+H2+(5~10)--臥式立式注射機
其中 H--脫模距
H--塑件高度(包括澆口長度)
S--注射楊允許開模引程
5、 模具安裝及頂出形式
可安裝模具外形最大尺寸,取決于注射機模板尺寸和拉桿間距。
二、 模具的設計程序
<一>塑件的技術要求:
用途,使用情況,工作要求,尺寸精度,粗糙度等小成型工藝性塑件設計原則,模具結構合理性等方面綜合分析。
<二>結算塑件重量選擇注射機的公稱注射量,選擇注射機,確定型腔數( 一套模具可成型不同的一套另件)。
<三>分析塑件確定成型方案
分型面,脫模方式,側凹孔成型方法,澆注緊澆形式. 澆口位置,加熱冷卻系統及另件的加方法。
<四>繪制模具方案草圖
初繪模具方案,并校驗選注射機參數。
<五>計算
成型另件工作尺寸計算,受力另部件強度,剛度計算。
<六>畫裝配圖
要求裝配圖要有尺寸(外形尺寸,特殊尺寸;定位圈尺寸)配合尺寸裝配極限尺寸,技術編寫時細表。
<七>畫另件圖
畫如圖形,注出尺寸,精度,粗糙度要求,,材料度要求.材料及熱處理技術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