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EA 簡介
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是一種用來確定潛在失效模式及其原因的分析方法。
具體來說,通過實行FMEA,可在產品設計或生產工藝真正實現之前發現產品的弱點,可在原形樣機階段或在大批量生產之前確定產品缺陷。
FMEA最早是由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形成的一套分析模式,FMEA是一種實用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可適用于許多工程領域,目前世界許多汽車生產商和電子制造服務商(EMS)都已經采用這種模式進行設計和生產過程的管理和監控。
FMEA簡介
FMEA有三種類型,分別是系統FMEA、設計FMEA和工藝FMEA,本文中主要討論工藝FMEA。
1)確定產品需要涉及的技術、能夠出現的問題,包括下述各個方面:
需要設計的新系統、產品和工藝;
對現有設計和工藝的改進;
在新的應用中或新的環境下,對以前的設計和工藝的保留使用;
形成FMEA團隊。
理想的FMEA團隊應包括設計、生產、組裝、質量控制、可靠性、服務、采購、測試以及供貨方等所有有關方面的代表。
2)記錄FMEA的序號、日期和更改內容,保持FMEA始終是一個根據實際情況變化的實時現場記錄,需要強調的是,FMEA文件必須包括創建和更新的日期。
3) 創建工藝流程圖。
工藝流程圖應按照事件的順序和技術流程的要求而制定,實施FMEA需要工藝流程圖,一般情況下工藝流程圖不要輕易變動。
4)列出所有可能的失效模式、效果和原因、以及對于每一項操作的工藝控制手段:
4.1 對于工藝流程中的每一項工藝,應確定可能發生的失效模式.
如就表面貼裝工藝(SMT)而言,涉及的問題可能包括,基于工程經驗的焊球控制、焊膏控制、使用的阻焊劑 (soldermask)類型、元器件的焊盤圖形設計等。
4.2 對于每一種失效模式,應列出一種或多種可能的失效影響,
例如,焊球可能要影響到產品長期的可靠性,因此在可能的影響方面應該注明。
4.3 對于每一種失效模式,應列出一種或多種可能的失效原因.
例如,影響焊球的可能因素包括焊盤圖形設計、焊膏濕度過大以及焊膏量控制等。
4.4 現有的工藝控制手段是基于目前使用的檢測失效模式的方法,來避免一些根本的原因。
例如,現有的焊球工藝控制手段可能是自動光學檢測(AOI),或者對焊膏記錄良好的控制過程。
5)對事件發生的頻率、嚴重程度和檢測等級進行排序:
5.1 嚴重程度是評估可能的失效模式對于產品的影響,10為最嚴重,1為沒有影響; 事件發生的頻率要記錄特定的失效原因和機理多長時間發生一次以及發生的幾率。 如果為10,則表示幾乎肯定要發生,工藝能力為0.33或者ppm大于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