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chanism的操作流程如下:
以connections方式建立欲分析之機構組裝
補足相關的運動配合條件
設定初始位置
加入驅動條件
設定分析條件并仿真
播放分析結果
以下我們將以此流程,一步步完成一簡單的Pro/Mechanism練習
建立一新的組裝檔
將platform.prt以內定的位置組進組裝文件
組裝arm1,組裝方式藉由點選Connections改成以connection方式組裝(Axis alignment部分以arm1之A_1軸對應platform 之A_1軸,Translation部分考下圖對應),組裝過程中可使用Ctrl+Alt+鼠標右鍵動態拖曳調整
組裝arm2,組裝方式與arm1相同(Axis alignment部分以arm2之A_2軸對應arm1之A_2軸,Translation部分參考下圖對應)
系統內定之constrain組裝方式 | Mechanism使用connection組裝方式 |
| |
arm1-platform之Translation組裝參考 | arm1-arm2之Translation組裝參考 |
| |
- 組裝完成后點選Mechanism進入Mechanism環境
- 點選Drag,以鼠標左鍵點取arm1或arm2上任意位置,保持按住并拖曳調整成如下圖的位置
由于我們尚未告訴系統arm2與platform之間的connection配合關系此時我們必須將此條件加入
- 選取Model選項中的Cams設定arm2與platform之間的connection為Cams配合,對應參考如下圖,
至于Front Reference選PNT0,Back Reference則選PNT1,此時我們已完成本機構所需的connection設定
- 使用Drag的功能再次拖曳,注意現在機構的運動方式與未加入Cams設定前有何不同
接下來開始設定此機構的初始位置
一般而言,若我們不設定機構的初始位置,Mechanism會以屏幕上目前的位置作為初始位置
通常那只是我們在組裝時的大略位置,因此建議還是加以設定
- 選取Model Jt Axis Settings,選取arm1與platform之間的Pin connection,勾選Specify Reference并選取如下右圖中的橘色面作為
參考
- 切換至Regen Value畫面,勾選Specify Regeneration Value,輸入45,作為將來regenerate之角度
此時可試著設定不同的角度值并使用下方的Preview鍵,觀察不同角度的變化
設定機構的初始位置 | Specify Reference參考 |
| |
要讓機構產生動作我們必須加入動力條件,此時選擇加上伺服馬達動力條件
- 選取Servo Motors,選取arm1與platform之間的Pin connection,切換到Profile畫面將Specification改成Velocity,
設定A值為10,如下圖.
此時可更改A為任意值,并點選下方的

鍵,觀察速度隨著時間的數值變化
當本練習所需要的條件設定完后,屏幕上看到的畫面應如下圖所示
若沒有問題,開始設定分析的條件
- 選取Analyses,使用系統的默認值,點選Run鍵此時在屏幕上看到機構正以所加入的伺服馬達動力開始運動仿真
當運動到接近底部時,機構會停住并彈出一警告窗口,告訴我們系統無法繼續運算,此為正常情形,因為我們輸入的角度
過大,當搖臂轉到底部時會被底座卡住,而我們正是故意如此設定,因為我們想讓系統為我們檢查出機構在運動過程中
產生的干涉
- 選取Results/Playback,勾選Global Interference作總體干涉檢查,點選
鍵
系統將開始計算,當播放器出現并加以播放后,干涉的部分會以紅色顯示,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