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簡化手工編程中的數學處理
眾所周知,數控機床程序編制的方法有兩種:手工編程與自動編程。手工編程仍被廣泛地應用于形狀較簡單的點位加工及平面輪廓加工。而手工編程中有一個既關鍵又繁瑣的環節就是圖形的數學處理,即通常要計算出加工輪廓的各基點或節點坐標。傳統的計算方法就是建立數學方程式,解方程組,以求各關鍵點的坐標。這個過程對編程人員來說既耗時又容易出錯。
隨著繪圖軟件AutoCAD應用的普及,在手工編程過程中,我們可以利用AutoCAD的INQUARY(查詢)、CALCULATE(計算)等命令快速、準確地求出各點的坐標,以代替復雜的數學運算。下面以一些實例來介紹具體的操作方法。
例如要編寫如圖1所示零件的數控加工程序,必須求出零件輪廓中各基點(如圖2所示的A、B、C、D、E、F、G)的坐標值,如果用數學方法處理,則難度比較大,而且很繁瑣。下面介紹如何利用AutoCAD2000得到各基點的坐標值。
圖1零件的數控加工程序
第一步:利用AutoCAD2000畫出零件圖,如圖2。
圖2 零件圖
第二步:將AutoCAD的用戶坐標系(UCS)的原點(ORIGIN)移至零件的編程原點(O)處。操作方法如下:
下拉菜單TOOLS→MOVE UCS→鼠標左鍵拾取編程原點O;
或者,下拉菜單TOOLS→NEW UCS→ORIGIN→鼠標左鍵拾取編程原點O。
第三步:下拉菜單TOOLS→INQUIRY→ID POINT→鼠標左鍵拾取A點,則在命令行(COMMAND)處顯示A點在編程坐標系中的坐標值,即求得編程所需的數據。用同樣的方法可得到其他各點(B、C、D、E、F、G)的坐標值和圓弧圓心點的坐標值。
或者,下拉菜單TOOLS→INQUIRY→LIST→鼠標左鍵分別拾取A、B、C、D、E、F、G各點,則顯示出各點的坐標值。
同理,對于分層切削、行切法、環切法、以及處理刀具半徑的補償問題等,都可以先用AutoCAD中的OFFSET命令對零件輪廓進行適當的偏移,生成所需的刀具加工軌跡,再用上述的方法可求出各編程點的坐標值,提高手工編程的效率和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