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覆蓋件沖壓技術內容及技術關鍵(三)
顯式算法接明顯的不足......
顯式算法接明顯的不足體現在回彈的計算中。為準確地計算出沖壓件的回彈量,沖壓成形過程的計算必須等工件的動態響應足夠小時才能終止,這個響應時間通常為幾百毫秒甚至達1秒以上,單純用顯式算法來求解這樣一個長過程的響應包含巨大的計算工作量。而另一方面卸載后工件動態響應中的非線性成分明顯減弱,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就為隱式等法在卸載過程計算中的成功應用提供了條件,用顯式算法求解沖壓成形的加載過程而用隱式算法求解其卸載過程是近幾年人們通過反復實踐摸索出的一條綜合利用這兩種算法的有效途徑。
本文有[www.0574-laser.com]提供,請及時關注[www.0574-laser.com]提供的內容
3.沖壓成形CAE后處理系統沖壓成形CAE技術的成功應用離不開一個好的后處理系統。文字、圖形和曲線是后處理系統不可缺少的表達方式。方便地顯示各材物理量如應力、應變、位移、工件厚度分布等是后處理系統的基本功能。顯示方式不僅應包括云圖,等值線,還應包括時間歷程曲線和局部量的數值輸出等。后處理系統除了能直接顯示CAE軟件系統的直接結果外,還必須能對這些結果進行有工程意義的運算與綜合,從而得出并直觀地顯示其他工程數據如等效應力,最大應力等,從成形工藝分析角度看,如下幾方面的結果計算與顯示尤為重要。①成形力的計算,②回彈力的計算,③起皺的顯式,④可能斷裂區的顯示,⑤不同單元所處應變狀態在成形極限網上的位置。
本文有[www.0574-laser.com]提供,請及時關注[www.0574-laser.com]提供的內容
4.面向工程師助工藝分析軟件系統沖壓成形CAE系統的有效使用通常需要很強的有限元方法背景知識,同時目前大多數沖壓成形CAE的前后處理系統都是通用軟件,因而專門化程度較低,不利于模具工程師,尤其是對非線性有限元方法不熟悉的工程師使用。為了克服這一缺點,國內外還在開發一種面向工程師的沖壓工藝分析軟件系統。這種系統以沖壓成形CAE軟件系統及其前、后處理系統為基礎,配備有專門的沖壓工藝技術數據庫和良好的用戶界面。這種系統以模具的術語、表達方式和思維方式與模具工程進行對話,操作簡單,結果直觀。它可幫助模具工程師來確定毛坯形狀與尺寸,壓延筋的布局,模具與沖壓件間的潤滑方案,工藝輔料與工藝孔的布置,壓邊力的大小,模具結構尺寸如圓角半徑的調整等。當然,每一次工藝方案和工藝參數的調整都涉及一次完整的沖壓成形仿真。這意味著每次工藝方案和參數調整后,模具工程師必須等待一段時間,讓計算機“思考”所作的調整是否合適。這個計算機的“思考”時間實際上就是進行仿真所需的時間,與計算機的速度和所涉及的仿真模型的大小有關,可能是幾分鐘也可能是幾小時,甚至幾十小時。
5.標準化實驗裝置與反算技術沖壓成形的仿真結果是以輸入到仿真系統的原始參數為基礎的,其中包括材料的本構特性參數,板料與模具間的摩擦特性參數等。這些參數的正確性自然直接影響仿真結果的有效性。隨著仿真技術的日益成熟,仿真用原始數據的獲取技術與裝置越來越多地得到人們關注。這種技術的核心是設計一系列標準化實驗方案使板料產生類似于沖壓成形中的變形和受力狀態,然后測量一些便于精確測量的宏觀量如位移和力,再采用有限元方法反算出某一假定的未知微觀量如硬化模量。這種實驗技術之所以重要,至少有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大量的材料數據都是若干年前用相對落后的手段獲得的。而且現在材料成分和特性波動較大。單靠從設計手冊上獲取原始數據是不夠的,而材料生產廠家所能提供的數據在數量上和精度上都是有限的。其次是通過反算獲得的數據與仿真算法具有更好的匹配性。
除了仿真用原始參數獲取實驗裝置外,仿真軟件的實驗驗證技術也很重要。仿真結果的可靠性在原理和方法完全正確的前提下還受一系列人為因素的影響,如編程的可靠性,模型建立的合理性,參數輸入的正確性等。因此在使用一個仿真軟件之前,尤其是開發仿真軟件時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實驗措施來切實保證各個環節的正確性。只有當仿真軟件及使用軟件的各個環節都經實踐檢驗為可靠后,才有理由相信仿真結果的可靠性。
6.與CAD/CAM系統的接口與一體化技術由于模具的CAD/CAM技術已相當普及,沖壓成形CAE系統與CAD/CAM系統的集成已是大勢所趨。這里的關鍵問題是CAE系統如何從CAD/CAM系統中獲取模具的幾何形狀和尺寸以及CAE系統如何將根據仿真結果所得的模具設計修改方案反饋給CAD/GAM系統。目前用得最多的圖形數據傳送方式是采用IGES或VDA格式文件。大部分工業CAD/CAM系統都提供這類輸出文件,CAE系統只需按IGES或VDA規定格式提取和解釋圖形信息即可。應當指出的是,當前一些商業CAD/CAM軟件中提供的IGES或VDA圖形文件并不規范,這就為這些圖形文件的正確解釋帶來一定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