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航空識別技術中RFID的應用
大約一年前,劍橋Auto-ID實驗室創立航空識別技術項目來開發RFID和其他識別技術在航空領域的應用潛能。由此,業界領先的公司運作了一系列專案,其中包括技術專案,即在航空業中,充分考慮現有已經用于航空元件的識別碼的前提下,創建與產品電子代碼(EPC)相相容的唯一識別碼來用于RFID標籤。
"航空識別技術計畫的建立基于我們以往的在零售業中應用網路化RFID的經驗,但我們現在要關注航空業發展中面臨的具有行業特殊性的挑戰"。劍橋Auto-ID實驗室副主任Mark Harrison表示。
此專案的發展需要與國際航空運輸協會(ATA)和它RFID專案組的密切合作。此專案組在Auto-ID實驗室從事生命週期識別和資料管理專案的工作,已經把EPC相容識別碼的建議交由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審閱。該項目整合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標準和商業飛行業界標準,用于零件永久識別、航運標識、收發資訊和追溯識別。援引航空識別技術計畫主任Victor Prodonoff的話,專案組最終將發展為EPCglobal航空和國防行業工作組,隨著評估和應用的需求,定于2007年初開始工作。
第二個專案是航空業查詢服務的設計,被Prodonoff稱為"零件的Google"。航空器零部件生命週期中的記錄涉及許多組織。比如,一個航空器部件也許會有超過30年的伺服器,在這期間,很多組織也許會處理部件和記錄相關資料。這包括原始設備制造商,機身生產商,航空公司和維護商。查詢服務將會維護一系列的指向這些單獨資料庫的指標,允許部件資訊查詢者向單獨的組織查詢詳情。
"當然,這和Google的不同在于,對相關資訊的訪問不面向公眾,而是限于零部件生命週期中的相關者",Prodonoff補充道"此架構允許各個組織根據訪問者設置訪問許可權"。
都柏林的Afilias是提供網際網路功能變數名稱註冊的公司,參與了航空識別技術計畫,建立了查詢服務的工作原型。Afilias為.info和.aero頂級功能變數名稱提供註冊和解析服務,并提供RFID發現服務網路使得供應鏈管理者能夠從各種資料管道收集和共用商業資訊。此原型的試驗將始于2007年早些時候。
第三個專案涉及標籤上附加資料的管理。相比零售業中的標籤,航空業中的RFID標籤將有更大的記憶體可以邏輯地存儲部件的歷史資料。Harrison 正在領導這方面的研究。航空識別技術計畫的參與成員正在和ATA的RFID專案組合作開發有關標籤存儲資訊的指導。
明年的上半年,航空識別技術計畫將會進行新的工作來融合波音787飛機部件的早期運輸。Prodonoff表示波音公司會在新飛機上使用大約700個不同部件的標籤。Intelleflex將會為這些標籤提供具有64k位元組的存儲能力的晶片。
Prodonoff解釋:"我們的計畫幫助波音瞭解怎樣讓記憶體工作最佳,怎樣使標籤更安全"。比如,此計畫正在研究標籤資料安全的問題,此問題隨著航空業管理的嚴格變得更加復雜。研究的課題包括保證零部件的正確性以及防止對歷史資料的篡改,追溯曾經處理過給定部件的個人或組織。
另外,此計畫與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車公司合作開發一個系統,使部件標籤資訊和后臺資料庫中的資訊同步,這正是空管部門經常審計的物件,并且此系統會輸出正式的系統記錄。此專案由日本慶應大學Auto-ID實驗室副主任Shigeya Suzuki領導。
Prodonoff表示目前正在設計和執行有關驗證各專案成果的測試。例如驗證標籤對供應鏈上各方的影響程度,包括飛機制造商(Embraer、波音、空客),歐洲防務公司BAE 系統,起落架供應商Messier-Dowty。它們解決RFID技術發展中應用于航空業的各種挑戰,例如航天器工作在極端溫度、易腐等惡劣的環境下所產生的特殊問題。同時也解決貼于金屬部件上標籤的讀取問題。這些測試旨在驗證已建議的資料同步協定。(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