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承鋼的質(zhì)量要求及其缺陷(三)
⑥、疏松:鋼液在冷凝......
⑥、疏松:鋼液在冷凝過程中,由于體積收縮而引起的細小孔隙稱為疏松。分散分布的細小孔隙稱為一般疏松。分布在鋼材中心部位的細小孔隙稱為中心疏松。疏松降低了鋼材的致密度,使機械性能顯著下降,降低軸承的使用壽命。
(3)、非金屬夾雜物:鋼在冶煉、澆鑄過程中,由于鋼液內(nèi)各成分之間、鋼液與爐襯之間接觸所引起的化學反應產(chǎn)物、脫氧產(chǎn)物,以及爐壁、出鋼槽、鋼水包,湯道等耐炎材料被蝕肅落而進入鋼液。這些進入鋼液而未排出的非鋼液物質(zhì)稱為非金屬夾雜物。非金屬夾雜物在軸承鋼中的存在,是降低軸承使用壽命的主要原因之一。鋼中非金屬夾雜物按其特征、形狀和分布等分為以下幾種。
氧化物:性質(zhì)較脆,故也稱為脆性夾雜,在鋼材中一般沿軋制方向呈點鏈狀分布,如三氧化二鋁(Al2O3)和氧化鐵(FeO)就屬此類。
硫化物:有較好的塑性,可以變形,故也稱塑性夾雜。在鋼材中沿軋制方向呈較連續(xù)條狀分布。如硫化鐵(FeS)和硫化錳(MnS)屬此類。除硫化物外,硅酸鹽也有一定塑性,也稱塑性夾雜物。點狀不變形夾雜物:性質(zhì)脆而硬,在鋼材中呈點狀或球狀,加工時不變形,如石英(SiO2)、鋁硅酸鹽(3Al2O3,2SiO2)和鈣硅酸鹽等屬此類。
(4)、碳化物不均勻性:高碳軸承鋼碳量較高,并含有一定數(shù)量的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鉻)。在鋼液冷凝過程中,這些元素又易發(fā)生成分偏析,而引起鋼材中碳化物分布的不均勻性。
碳化物液析:鋼液在結晶過程中,由于冷卻速度過慢,造成碳成分的嚴重偏析。在枝晶間形成粗大的一次碳化物,這種一次碳化物很難消除。在鋼材中沿軋制方向呈條狀或塊狀分布其危害性與非金屬夾雜物一樣,因此,在鋼材的技術標準中有嚴格的控制。
碳化物帶狀:其形成原因與碳化物液析一樣。在鍛造、軋制過程中被破碎的粗大一次碳化物呈小塊而集聚,并沿軋制方向形成條帶狀分布。碳化物帶狀嚴重會影響零件的熱處理質(zhì)量,使零件的組織局部欠熱或過熱,造成零件硬度不均勻,組織不均勻。以致造成零件熱處理質(zhì)量不合格。碳化物帶狀和碳化物液析嚴重時,會使軸承零件早期疲勞損壞。
本文有[www.0574-laser.com]提供,請及時關注[www.0574-laser.com]提供的內(nèi)容
本文有[www.0574-laser.com]提供,請及時關注[www.0574-laser.com]提供的內(nèi)容
碳化物網(wǎng)狀:鋼材在鍛造、軋制冷卻過程中,奧氏體對碳的溶解度隨溫度下降而下降。如在800~900℃之間冷卻速度過慢,則碳從奧氏體中析出并擴散晶界,在晶界間形成二次碳化物,呈網(wǎng)絡狀存在,故稱碳化物網(wǎng)狀。碳化物是硬而脆的相,使晶粒之間的連續(xù)性遭到破壞,嚴重地降低了鋼的沖擊韌性。因此,使軸承零件壽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