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裝配系統的設計 (續)_技術資料-機械專家網-機械行業最具權
(1)多工位裝配機,工位的數量一方面取決于裝配作業的數量,如上料、裝配、加工、實驗、調整、堆放等等,另一方面與各工位作業工序的集中或分散有關。裝配機的工位數量基本上決定了設備的利用率和效率,裝配機的設計又常常受到裝配機傳送裝置的具體設計要求制約。
1)上料工位,自動裝配機的總利用率主要取決于上料工位的工作效率和可靠程度。
圖60-52為典型的裝配件送料工位設計,包括:
A.振動料斗,用于裝配件的進料和定位。
B.電磁輸出過道,用于儲存已排列好的裝配件并將其輸送至分離工位。
C.分離裝置用于將工件從排列中分開并送至抓取位置。
D.定位裝置,用于對分離后的裝配件通過移置機構將其防止在裝配機傳誦裝置的夾具中。
經驗表明,經常出現的故障大部分在從振動料斗到送出軌道的傳送過程中。出現故障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振動料斗的質量,而主要是由于零件質量不合格及清潔度不夠。為保證在振動料斗內及在到達出料軌道的傳誦過程中出現的故障不用項裝配機的正常工作,出料軌道應具有一定長度以形成緩沖環節。緩沖能力一般應保證對發生的故障有適當的維修時間裕度,并使出料軌道不至于出現空、運轉。一般取工作2min的儲備量就夠用了。
2)檢測工位,檢測工位布置在各種作業工位之后,用以避免自動化裝配作業動作失誤對裝配質量造成不良影響。
檢測工位通常可按兩個原則設計:
A.根據帶測件的位置、高度等參數,設置固定的檢測機構。
B,設置移動的檢測頭,在移動中完成檢測。圖60-53表示一個固定的檢測機構。帶檢件進入檢測工位,即通過光縣屏障作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