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裝配系統的一般設計過程_技術資料-機械專家網-機械行業最具
1. 自動裝配系統的一般設計過程
自動裝配系統與傳動生產方式相比,具有更大的經濟風險。各種自動裝配系統都具有一定的專用性。要完成各種產品的自動裝配和柔性裝配。目前還沒有標準化的設計程序。
(1)經濟分析和產品分析。需要分析為什么要用自動系統來裝配產品,分析的基礎一定要立足于產品。
1)經濟分析,經濟分析對于是否采用自動裝配系統及確定系統的自動化程度是十分必要的。
2)經濟分析的方法一般為列舉可能采用的各種裝配系統,估算出各系統的總費用,并進行比較。估算費用時可以從以下方面考慮。
A、技術經濟因素,如機器費用、模具、夾具費用、能源費用、勞動力費用、維修費用、場地布置費用、裝置費用等。
B.社會組織因素,如質量管理費用,監督與勞動管理費用,缺勤費用,與勞動補償有關的費用,組織機構靈活性的費用等。
C.其他因素,如系統有效壽命,單位時間內的產品數量。各種產品、種類、型號、系列等的數量,人工制造一定數量的某些產品所需時間,每種產品的工序數,產品的工作壽命,產品的幾何參數,功能及動力參數等。
2)產品分析,在經濟分析的基礎上,確定裝配系統的生產能力和自動化程度。
系統自動化程度的確定具體應解決以下問題:
A.系統的各種裝置及附件應滿足自動供料、定位及定向等處理的要求。
B.確定產品裝配的各工序是否適合自動裝配,哪些工序需要由人工作業。
C.從自動裝配要求出發對產品中的零部件提出結構工藝性要求及有關的附加質量要求。
(2)基本設計,產品的結構和裝配條件大致決定了裝配順序和各種裝置的結構。對于較復雜的產品,需要詳細確定工位數量隨行夾具數量,以及產品是在一臺裝配機完成還是多臺裝配件機完成。
1)產品結構與裝配狀態,裝配圖樣可以提供產品的全貌。如圖60-57所示的高壓噴嘴,圖中各零件都可以逐件沿中心線裝配,因此整個裝配過程可以在一個隨行夾具上完成。不需要預裝配操作。
2)裝配順序,對于圖60-57所示的可以沿一個方向裝配的產品不必作裝配順序分析,但對于有多個裝配方向和多個隨行夾具的較復雜產品,必須根據自動裝配的要求進行裝配分析。
裝配順序分析將規定各項裝配作業所必須的遵循的順序,各作業的分組,各作業和各隨行夾具的相互關系都以規定的裝配順序為基礎。

3)隨行夾具,隨行夾具的數目,結構由產品結構和裝配順序確定,基本上可分為兩類。第一類的主要功能是按要求傳送零件,僅用于承載基礎件,各裝配,檢驗等作業可相對基礎件進行。
第二類隨行夾具除了傳送零件,還需要具備對準中心,保持或夾緊等功能,需要滿足些基本要求。
A.具備夾持。支撐等裝配時所需的輔助功能。
B.移動及轉換工位時能對準中心或準確定位。
C.便于按要求卸下完成相應裝配作業的組件。
D.能將中途檢測出的不合格半成品剔除卸下。